其他
震撼世界的生死较量
点击上方“
晨晖军事
”
可阅全部文章
抗美援朝战争全景回眸(一)
作者:陈 辉
编者按:1951年,党中央决定将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第一仗的两水洞战斗,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志愿军首批作战部队1950年10月19日入朝。志愿军赴朝后的首战,是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于1950年10月25日在两水洞、丰下洞地区与由温井向北镇进犯的李承晚军步兵第6师第2团前卫加强第3营进行的一次遭遇战。此战经约1小时,全歼敌军一个营及一个炮兵中队,共毙伤俘敌470多人,俘美军顾问1人,缴获各种枪16枝、火炮12门、汽车38辆、战马3匹、报话机2部。战后毛泽东致电:“庆祝你们初战胜利。”今年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战争纪念日69周年,发表此文献给为保家卫国、为世界和平英勇献身的志愿军英烈。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华民族与世界列强屡战屡败,抗日战争虽然取得胜利,但那是中华民族战胜单个列强的胜利,真正战胜多国列强的战争当属抗美援朝。今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出国作战69周年纪念日,回眸这场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战争,使每个中国人都会感到光荣与自豪。
两位美军上校仓促中起草的南北朝鲜“三八线”分界建议,为朝鲜战争埋下了隐患;“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最终引发了朝鲜战争。
北纬38度线原本是一条自然的地理划线,虽然在朝鲜境内的这条长约300公里划线将朝鲜半岛分为面积大体相同的两部分,但是其本身并没有任何军事上、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意义。
1904年2月爆发了日俄战争
人为的从军事或政治上利用这条划线,最早是由日本和沙皇俄国提出来的。1896年日俄密谋瓜分朝鲜,日本曾向沙俄秘密提出以“三八线”为两国霸占朝鲜的分界线。1904年日俄战争前夕,沙皇也曾做出决定,俄国只控制“三八线”以北,听凭日本在“三八线”以南任何地方登陆。但这两次划分均因双方利害冲突而未能实现。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朝鲜这个曾经依附于中国清王朝的王国1910年被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使它成为一个被日本征服的省份。
真正使“三八线”成为从军事角度利用的分界线,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朝鲜驻军的兵力部署调整时实现的。1945年2月,日本把部署在朝鲜半岛的日军以“三八线”为界划分为两部分,北部的军队归关东军指挥,南部的军队为大本营所属,日本派驻朝鲜总督的府邸设在汉城。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盟国首脑在商议战后国际安排时谈到了朝鲜的命运。在1943年11月的开罗会议上,罗斯福、蒋介石和丘吉尔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对朝鲜问题提出了这样的意见:“我三大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在紧接着召开的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又与斯大林讨论了朝鲜的前途问题。斯大林说他看到了《开罗宣言》,并说朝鲜应该获得独立。他还同意在朝鲜能获得完全独立以前,需要有那么一段准备时间,也许需要40年。
前排左起: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再次谈到朝鲜问题。2月8日,罗斯福与斯大林举行会晤,在两人谈过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以后,罗斯福提出讨论领土托管问题,并向斯大林提出,在朝鲜人民做好自治的准备之前,“朝鲜要由一个苏联代表、一个美国代表和一个中国代表实行托管”,“托管期愈短愈好”。大概是鉴于英国外交大臣艾登曾拒绝过美国在1944年3月提出的战后对朝鲜和印度支那进行托管的方案,罗斯福认为“没有必要邀请英国参加朝鲜的托管”。斯大林同意托管的方案,但他建议还是应该邀请英国参加托管。于是,战后由中、美、苏、英四国对朝鲜实行临时托管的方案便在雅尔塔会议上确定下来。但会议文件并未具体谈到托管朝鲜的问题,只是在提到对哪些领土将实行托管时说:“这将是有待以后达成协议的事情”。杜鲁门继任美国总统后,于1945年5月底派特使霍普金斯去见斯大林,斯大林表示没有改变四国托管朝鲜的政策。
在波茨坦会议上,苏军总参谋长告诉马歇尔,苏联在对日宣战后将进攻朝鲜,并问美军是否可以为配合这次进攻,在朝鲜海岸实施军事行动。马歇尔明确回答,在日本未被摧毁,日本在南朝鲜的军事力量未被消灭以前,美国不准备对朝鲜实施两栖作战。 据杜鲁门回忆,那是因为当时没有人想到,不管是美国的或者是苏联的地面部队,会在短期内进入朝鲜。
而把“三八线”作为后来朝鲜战争的分界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时候出笼的。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长崎投掷了原子弹。8月8日,两百万苏军对日宣战,摧枯拉朽般的横扫号称百万的日本关东军,并大举开进朝鲜半岛,由苏联契斯季亚夫上将指挥的苏联第25集团军突入朝鲜,对在朝鲜的日军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势如破竹,很快解放了朝鲜的罗津和清津重要港口。
当苏联军队向满洲和朝鲜的日本关东军大举进攻时,距离朝鲜最近的美国地面部队还远在600英里以外的冲绳岛。日本战争机构的突然崩溃,在朝鲜半岛造成了真空局面。
1945年8月10日凌晨6时左右,美国窃听到日本大本营发出的电报,电文内容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接受无条件投降宣言。不久又截获驻朝日军司令官发给大本营的电报,电文说:“苏联军队正大批进入朝鲜。如果美军进入这个地区,全体日本军队就可能向美军投降”。正是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由美国方面迫不及待地提出了美苏双方分别占领朝鲜和接受日军投降的具体分界线问题。
美国为确保其在太平洋和远东的利益,于8月10日深夜在五角大楼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在朝鲜半岛如何接受日军投降的问题。出席会议的有助理国务卿邓恩、陆军部助理部长约翰·麦克洛伊和海军部高级官员巴德等5人。会上,邓恩提出美国军队应赶到尽可能北面的地区去受降。但马歇尔的一位年轻参谋人员迪安·腊斯克上校指出,军方缺乏可供立即投入使用的兵力,加上时间和空间的因素,美国军队在苏军进入朝鲜北部地区之前抵达北部纵深地区有困难。这时,麦克洛伊便请腊斯克和另一位上校查尔斯·博尼斯蒂尔到第三休息室去,要求他们30分钟拿出“一条尽可能向北推进”,但又不致“被苏联拒绝”的界线。二人曾设想按朝鲜的行政区域来划分受降界线,但身边一时没有资料。匆忙中,两位年轻参谋将朝鲜地图铺在桌子上,腊斯克的目光在朝鲜半岛狭长的部位搜索,他突然注意到地图上的北纬38度线,这条线可以把朝鲜半岛分成两半,最重要的是朝鲜首都汉城被包括在美国部队的受降区,于是决定用“三八线”作为受降区域的分界线。建议很快得到美国军方和国务院的同意,并于8月14日被总统杜鲁门批准。
当时,杜鲁门还担心苏联斯大林不同意。然而,使美国感到意外的是在外交上非常难对付的斯大林对这条线没有表示反对。8月15日,杜鲁门给斯大林发出电报,通报了给盟军最高司令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日军投降细节的“总命令第一号”,该命令的内容之一就是以“三八线”作为美苏双方在朝鲜半岛的受降区域的分界线。8月16日,斯大林复信表示“基本上不反对命令的内容”,对于有关朝鲜分界线的问题也没有提出异议。
以“三八线”为界的方案,最终得到了美、苏、英三国政府的正式认可。
就这样,“三八线”匆忙地由两位美国上校提出来了,他们仅仅用了30分钟就改变了朝鲜的命运,作为美苏受降区域的分界线,朝鲜被人为的分成两半,从此成为朝鲜南北分裂的分界线。
9月2日,美苏两国联军最高司令部发布命令,宣布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接受日本投降和对朝鲜半岛实行军事占领。于是,苏联和美国先后出兵朝鲜,在朝鲜以“三八线”为界线划分了两个受降区,由美苏分别接受侵朝日军的投降。驻“三八线”以北的朝鲜、满洲、库页岛、千岛列岛等地的日本高级指挥官以及陆、海、空和辅助部队,向苏联远东军最高司令官投降;日本政府大本营和驻日本本土及其周围诸岛以及驻“三八线”以南的朝鲜、琉球列岛等地的日本高级指挥官以及陆、海、空和辅助部队,向美国太平洋地区陆军最高指挥官投降。
苏美两国的受降命令传达到战地时,苏军已经越过“三八线”,正向汉城推进,接到“分界线”的命令后,苏军撤回到“三八线”以北。9月8日,首批抵达朝鲜的美军第七步兵师在仁川登陆,对朝鲜“三八线”以南实施占领。
当然,“三八线”的划分,还有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原因。“三八线”对于受降的军事意义只是表面和暂时的,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却是长远的。“二战”结束后,美国出于全球战略的考虑,急需将朝鲜半岛营造成遏止共产主义的前沿阵地。美国总统代表鲍莱在给杜鲁门总统的一封信中说:“尽管朝鲜是一个小国,从我们整个军事力量来看,我们在这里担负的责任并不大,但这个地方却是一个进行思想斗争的战场,而我们在亚洲的整个胜利就决定于这场斗争。”这种说法代表了美国决策层的观点。1950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作了题为《亚洲的危机——对美国政策的检讨》的演说。在演说中,艾奇逊在西太平洋划了一条为了对付共产主义阵营军事威胁的环形防线,这条防线沿阿留申群岛,经过琉球群岛直到菲律宾,南朝鲜和台湾被划在了防线之外,并表示当这两个地区受到军事攻击时,“首先必须依靠被攻击的民族来抵抗,然后就要依靠整个文明世界在联合国宪章下所承担的责任”。
3年后,北南各自成立独立政府,南朝鲜成立的是大韩民国,归美国扶植的李承晚为首的“大韩民国”政府统治;北朝鲜为苏联支持的金日成为首的劳动党领导。随着半岛形势变化,苏联主张美苏双方从半岛撤军,1948年底,撤出全部苏军。美国于1949年6月撤出在半岛的全部驻军,仅留下部分军事顾问。
朝鲜南北双方各自建国后,宣传战不断,都扬言要解放对方。南北两方谁都不承认对方是一个“国家”,且都认为对方是本国的一部分。1948年3月29日至5月10日,美国占领军出动几万名军警强行在南朝鲜进行普选,李承晚通过南朝鲜单方面非法选举上台后,在美国的唆使下,狂妄地叫嚣:“要解决南北分裂,就必须用战争来解决。”并提出“北进统一”的口号。在李承晚的挑衅下1949年1月至10月,南朝鲜军警在“三八线”上向朝鲜发动武装挑衅432次。
正是在美国怂恿和李承晚“北进统一”的挑衅下,南北朝鲜的矛盾使朝鲜战争一触即发。
本作品版权归“晨晖军事”所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往期回顾
晨晖军事(chenhuimilitary)出品
审稿:陈辉
编辑:微澜
美编:小竹子
转载请注明来源晨晖军事
纯军事纪实原创文章公众号
国内仅此一家欢迎点击关注